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头条新闻

外院学子积极参与北京国际非遗周志愿服务活动

10月22日,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。活动以“大美非遗,和合天下”为主题,包含开幕式、国际非遗展览、非遗对话,以及副中心非遗特色活动、各区分会场活动近百场。国内18个省市和来自亚洲、欧洲、南北美洲、非洲约40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、近500个非遗项目、3000余件展品和作品以多种形式齐聚非遗周,展现了非遗既与当代科技完美融合,实现了跨越千百年的传承,也与现代不同业态的融合发展,与时代潮流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贸大派出一支由52名志愿者组成的语言能力突出的志愿服务团队,其中,永利娱高(ylg)060net-App Store共派出葡萄牙语、法语、波斯语、意大利语、以及西班牙语五个语种的14名能力出众的志愿者,配合新闻宣传,辅助现场翻译,引导,接待等相关工作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80小时。“责重若山,行胜于言”,外院学子积极对各地非遗文化及展品进行介绍,受到了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肯定与鼓励,真正践行了“博学、诚信、求索、笃行”的贸大校训,为非遗周的成功举办增添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光彩,彰显了中国青年勇当时代弄潮儿的使命担当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,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极为重视的一环,近年来,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经验会不断地被发掘,与世界非遗的交流源源不断,与友好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,中国,已经走在了世界非遗保护的前端,正在以昂首的姿态继续在非遗的宣传与保护,创新与应用,发展与可持续上接续奋斗。

外院学子用自己坚定的信仰,扎实的基础,用外语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文化,向中国介绍世界非遗文化,以外语之力续青春之华章,用外语之魂助祖国之繁荣。外院学子,也将面向世界,坚定和平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,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志愿者风采与感想:

2020级葡萄牙语专业吴俊萱——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活动中,我感到十分荣幸。本次志愿我主要负责非洲葡语国家安哥拉的展台,进行展品介绍和翻译服务工作。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木雕、服饰、鼓等展品,我对安哥拉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。作为一名葡萄牙语学生,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走近葡语国家,我也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为葡语国家和世界之间搭建一座语言桥梁,搭建一座中外文明交流互鉴、彼此互释的桥梁,为延续历史文脉、推动非遗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
研二意大利语语李美姝——本次活动我非常有幸能在意大利展台做志愿,展台共有两项非遗——那不勒斯披萨和马苏里拉奶酪,观众可免费品尝大师现场制作的美食。展台第一天开放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,展台外人山人海,排起了十几米的长队,成为了最火爆的展台之一。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观众分发美食、介绍两项非遗文化、维持秩序等,两天的志愿虽然十分辛苦,但是这一切都让我觉得非常值得!

2022级西语专业田开蔚——本次活动我作为秘鲁展区的志愿者,参与了展区办展的协助工作。两位秘鲁的参展者是世界非遗“剪刀舞”的传承人。欣赏过他们灵动欢快的舞蹈,我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。但是经过与他们的攀谈,我也了解到了其传承正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。这警醒我们应当重视与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同时,在帮助组织观展人游览的过程中,我也学到了很多。

2020级波斯语专业周金慧紫——这次非遗志愿活动,是一个难得的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;这次非遗集聚了国内国外多个非遗技术,展现了世界文化成果之丰硕;而我这次参加的伊朗展厅,展现了伊朗国内的木镶嵌工艺和细密画技术,这两项技术都在伊朗有着上千年的历史,是伊朗人民熠熠生辉的瑰宝,我作为波斯语系的学生,也深深为此感到自豪,同时也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。

研二意大利语专业黄翊——意大利展位提供现做的那不勒斯披萨和马苏里拉奶酪,并展示了制作所用原料,其美食既有百年传承,又是可持续生态食品的典范,纯天然无添加的美味令许多来客拍手称绝。展会访客们在遍览我国和世界各地的非遗手工艺品之后,往往会在意大利展位停留。很多来客对意式餐饮感兴趣,作为意大利语言文化的学习者,我便努力向他们介绍各种餐饮搭配、酱料的使用场景等。能在志愿工作中促进中意文化交流,我感到荣幸至极。

2022级西班牙语专业田浩宇——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的志愿者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作为一名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,我有机会参与这样一项国际性的活动,既能展示本校的魅力,也能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传播。在活动中,我与外国大使有了亲切的接触,并受到他们的赞赏和鼓励。其中,被外国大使赠送礼物更是让我倍感荣幸和感激。这份礼物不仅是对我的努力和参与的认可,也代表了双方文化交流的友好和互信。我会将这份礼物视为一份珍贵的纪念品,时刻提醒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,要继续努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,为国际交往搭建更多的桥梁。

通过参与北京国际非遗周,我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魅力。每个展示和表演都展现了国内外非遗的多样性和精湛技艺,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同时,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一起工作,也丰富了我的跨文化交流经验,并且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。这次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平台,也增进了我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责任。我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,为保护和传承非遗事业努力奋斗。